当前位置: 新闻动态
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GB 38031-2025)
资料来源:中国国际标准管理研究院 点击:
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”的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GB 38031-2025)近日发布,并将于2026年7月实施,首次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“不起火不爆炸”纳入强制标准,推动行业从“续航竞赛”转向“安全竞赛”。
日前,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GB38031-2025)(简称“新国标”)正式发布,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施行。新国标首次提出因内部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”。
相比2020年版的国家标准,新国标的单体测试项目新增了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,电池包或系统测试项目修订了热扩散测试、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。从产品设计源头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发生概率,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。
新国标涵盖7项单体测试和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等,与2020版国标相比,在诸多关键技术要求上实现了强化与增补。根据券商机构梳理的新国标的升级要点,在针刺、外部加热基础上,新国标新增内部加热片触发热失控方法,模拟电池内部短路等复杂故障场景。另外,新国标中,电池热扩散试验新增要求不起火、不爆炸,保留热失控后5分钟内发出报警信号的要求,增加报警信号之后5分钟内无可见烟气进入乘员舱的要求。新国标要求电池系统触发单体热失控后,至少在2小时观察期内无起火,且所有监测点温度须低于60℃,防止延迟性爆燃。
此外,新增针对电池包或系统底部遭受撞击的测试要求,电池包需满足在直径30毫米钢球以150焦耳能量冲击电池底部后,无泄漏、外壳破裂、起火或爆炸,并满足绝缘电阻要求。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项目。增加在多次快速充电循环后对电池安全性能评估的要求,电池需在300次快充循环后通过外部短路测试,要求不起火、不爆炸,确保快充技术普及下的安全冗余。

上一篇:2025年2月1日起,9项国家标准已废止详情如下
下一篇:没有了